八倍差距!国米列32强倒数第一 最高薪先生成欧冠最差却无须苛责
国米角球开出。球经过非正规反弹去到后点。
他意识到这是机会。他依靠身体甩脱斯特帕年科纠缠。一个健步踏出找到落点。他伸出右脚。他感觉到自己触到皮球完成射门。但他未能听到欢呼、喝彩和呐喊。球高。
他喘着粗气,体能亮出明显的警报,似乎像是背着30斤重的沙袋一样吃力,似乎像是挖了三天三夜的矿一样疲惫。他知道自己错过机会是因为太累了。
此时,比赛已经踢了……34分钟。
如果要用一幅画面来概述国际米兰与顿涅茨克矿工的0-0闷战,就是这一幅。这个“他”,是哲科。
在D组,两轮过后国米就陷入“万急局面”。
2战就拿1分,意味着接下来两战谢里夫,又成为国米的“背水战”,而这个对手用爆冷击败皇马的方式证明,他们绝非善类。
形势再次证明,走上欧冠赛场,国米没资格去摆豪门谱,只能自视弱旅去一场场拼。
赛后各方点评不一而足,莫衷一是。多半是批评,不过,有些批评则纯属起哄,比如批评国米“缺乏斗志”、“走着踢球”。
事实上此战国米全队跑动距离是122.8公里,不仅比对手多,而且比首战打皇马整整多出了17000米——多跑出一个半人来。
一支平均年龄29岁的球队,在18天内的第6场比赛,跑出这样的表现,全是靠斗志在硬撑。
难怪赛后矿工主帅德泽尔比盛赞国米“精神意志比上赛季更强大。”
只是单靠意志品质,弥补不了国米巨大的短板:糙。
传球缺准度,脚下缺突破。一言以蔽之:真的糙
这两年,国米走入误区,在一些球评家看来,谁抢球凶,谁跑得欢,谁能动辄下铲搏命拼刺刀,谁就是好球员。
只是足球这项游戏有其铁则:一支球队,固然十之七八的人都必须干肉搏、放铲这种粗活。但如果所有人都得靠这个安身立命,那上了欧冠这种大场面,只会被耍、被溜、被压制到手忙脚乱、被揍得鼻青脸肿。
事实上,国米在欧冠的问题,就在于能干粗活的人不少,能干细活者,实在不多。
国米与矿工之战,虽然球队跑动表现不错。但一项关键数据却有着质的差距:国米仅完成2次成功过人,却被对手过了17次,也就是说,国米成功过人这一项不如对手的1/8。
比这更耻辱的是,截止今晨,国米两场欧冠过后,“场均成功过人”是区区3次,场均数据排名32强倒数第一,不说与多特蒙德(17.5)、利物浦(16.5)这种球队去比,就是比起摩尔多瓦谢里夫这种球队,也是有档次的差距。
这就是国米各个拼了老命,跑出122.8公里,却在基辅被对手牢牢占据主动权,只能靠远射、长传和定位球来谋求反击的关键原因。
足球不是马拉松、拳击、摔跤,不是靠能跑能铲就能包打天下的运动。
这项运动的铁则是:粗活定下限,细活定上限。
举个例子:加图索与皮尔洛,两人都很强,但后者是帅,前者只能给后者做打手。这才是正路。
但在国米情况不同,球评家们常会因为某人“能下铲”而将其视作牛人。而后一类球员则被刀枪棍棒伺候,理由是“软了点”。
看重斗士,这可以理解。但一支全是工兵的球队真有前途吗?至少在欧冠,国米尴尬了三年,从来都是因为一个原因:有粗活,没细活!
所以,无需苛责哲科。
欧冠2战过后,哲科因为3次“big chance missed”(错过黄金机会)成为欧冠赛场上错失良机最多的前锋之一。
但这是因为哲科消耗太过,体力不足,不是因为他能力不够。恰恰相反,论起细活,在这支国米,哲科才是No.1。
昨天国米全场就2次过人,其中1次就是哲科完成。
赛季激战至今,双线合计国米能完成5+次过人的球员就3个,巴雷拉(过人成功率56.3%)成功率第三,邓弗里斯(72.7%)成功率第二,哲科75%是成功率最高的一个。
时下,坊间有的人苛责哲科能力。有的人痛骂小因扎吉不轮换哲科是愚蠢决策,更有的人指出哲科成为国米薪资第一人(哲科税后500万不享受税惠,其总薪资含税支出高于桑切斯、比达尔等享受税惠的球员)这不公。
但换个角度去思考:一个35岁半的哲科,不单单支点作用冠绝球队,而且论起脚下技术、精细活也是“技术扶贫”级别,这不就是小因扎吉不敢轮换他的原因?这不正是说明蓝黑军糙到了必须要有所改变的地步?
事已至此,指望国米1-2年内买下一些“技术天王”来改变兵员结构,这不切实际。但国米其实也能做点什么,比如对那些能踢出技术精度的球员以更多的宽容、支持和保护,而不要再硬逼着他们去放铲拼刺刀,否则就羞辱、谩骂、无限嘲讽。
缺啥补啥,这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