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体育

52名日本小学生沉船集体脱险 游泳求生教学被重视

作者:中超直播 发布时间:2020-12-08 14:19:04
  

  11月19日发生在日本的一起沉船事件,半个月后依然在中国颇受关注。

对于52名日本小学生在这起沉船事件中集体脱险,不少中国家长为这些邻国的孩子伸出大拇指的同时,更多的是在思考:如果是我们的孩子遭遇这样的险情,也能化险为夷吗?52名日本小学生沉船集体脱险 游泳求生教学被重视(1)江苏连云港,学生们在赣榆区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学习游泳。资料图

  据日本新闻网、朝日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道,11月19日。一艘载有52名小学生(另有5名船员、5名教师)的观光船在日本香川县坂出市附近海域撞击到不明物体后沉没,包括52名小学生在内的所有乘员全部脱险。

  根据日本媒体的报道,观光船开始下沉之后,船长眼见船体的沉没已不可避免,他在发出呼救信号之后,指示52名小学生穿上救生衣后弃船。

  一些勇敢的学生率先跳入海中,而后鼓励其他学生效仿。就这样,学生们相互打气、帮助,在船体下沉的过程中陆续跳入海中,绝大多数学生最终都跳入海中等待救援,一直等到附近一条渔船赶到。

  让中国家长惊叹的,除了事件中的日本小学生应该大多数都掌握了游泳技能之外,还有他们临危不乱、相互帮助、共度危机的品质。

  这起沉船事件发生半个月后,依然在中国有着不小的关注度。一直以来,日本的学校体育就是中国学习的榜样,此次日本小学生在沉船事件中表现出的镇定和自救能力,再次让中国的家长和学者看到,日本的学校体育有太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云南大学体育学院院长王宗平教授认为,这起事件说明。体育教育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而应该与“三生”教育(生命、生存和生活)紧密结合——体育也是一种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这揭示了体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好的生命、生存和生活。

  他说:“我们的体育教育,也应当更好地把‘学’和‘生’有机结合起来,要认识到‘学’是过程和途径,‘生’是目标和根本。”

  这起事件让中国家长惊叹的是日本学生几乎都会游泳和他们在危机中的团结互助。

  日本筑波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小野太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在日本,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开设游泳课,但是游泳课的教学目标并不仅仅是让孩子学会游泳。

  小野太郎表示,日本的学生在学习游泳的过程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学习应对落水危机,这就是日本学校在游泳课教学过程中设置的“全衣教学”环节:

  即安排学生体验穿着普通衣物落水的感受并开展自救,因为当学生遭遇落水意外时,几乎不可能正好穿着泳装,而根据测试,普通衣物吸水能力是泳装的四倍以上。

  即使是一个掌握了游泳技能的学生,在穿着普通衣服落水时,也会感到行动困难。如果学生从未体验过这种“全衣教学”,将很难从容面对突然落水的意外。

  王宗平表示,当体育上升到“三生”教育的高度,那么,掌握游泳对学生的意义也就不仅仅是他们学会了一项运动技能,更是获得了一项求生技能。

  小野太郎表示,这次沉船事件在日本也引起了很大关注,毕竟涉及了52个小学生,并且冬季的海水温度很低,孩子们全部脱险确实很不容易。

  这起事件也在日本教育界引发了思考,比如与危机处理相关的游泳教学值得肯定,以及当电子产品吸引了学生更多注意力时,日本如何通过新的形式去激发学生持续参与体育的热情。

  近几年,有关日本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相关视频在中国传播甚广,比如日本幼儿园的幼儿学习侧手翻、跳山羊等一些视频,就时常出现在中国的媒体报道中和社交平台上。

  大多数中国家长只是通过这些视频看到日本孩子优异的身体素质和运动素质,但在王宗平看来。这实际上也反映出日本的学校体育与安全教育的结合,“当人在遇到危险时,最重要的就是保护好头部、内脏(躯干),体操动作里的前滚翻就有这样的效果。”

  日本的各级学校对体操教学高度重视,除了为了提高学生的柔韧、敏捷、平衡等身体素质之外,也体现着帮助学生更有效的应对意外伤害的教学宗旨。

  日本的体育教学甚至鼓励一定范围内的冒险性,因为一个人只有经历过一定的危险,对危险才能有更深刻的认知。

  此次52名日本小学生在沉船事件里的沉着冷静实际上也反映出,日本学生对突发意外既有思想准备也有行动准备。

  王宗平表示,“对于中国的学校体育来说,也应当更多地意识到体育不是简单地教孩子锻炼一下身体,而是帮助孩子获得更好的生存和生活能力。”

  在这次日本的沉船事件中,面对危机时,日本小学生相互鼓励、扶助的细节也让中国的家长和学者感慨,为什么日本的孩子有这么强的团结协作能力?

  这实际上也和体育教育有关。

  王宗平说,“体育是竞争的,但体育是一种合作的竞争。”

  今年4月,荷兰25名高中生驾驶一艘1920年制造的大帆船从古巴返回荷兰,这条新闻也在中国引发轰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当时从加勒比地区回欧洲的空中交通完全中断,这群在古巴完成为期6周的帆船驾驶课程的高中生无法搭乘预定的航班回国,被困在古巴,最终他们决定在老师的带领下驾驶帆船返回荷兰。

  历经38天的跨大西洋航行之后,他们安全抵家。这群荷兰高中生的“壮举”给中国家长的最大触动同样是这样一个思考:他们为什么有勇气作出这样的决定,并且还成功做到了。

  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中,也是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的过程,在危难的时候,他们才会自觉地去使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

  王宗平表示,我们现在已经对集体球类项目在学校的开展越来越重视,比如对校园足球的推行,也是为了培养学生们的团队合作精神。但是,我们的很多学校、老师、家长都还没有充分意识到学校体育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上的重要作用。

  观察欧美、日本等国家的学校体育活动开展,不难发现,集体项目如足球、篮球、棒球、橄榄球、冰球等备受推崇,而且在这些项目在开展过程中对学生特别强调团队合作。

  即便是个人项目,诸如游泳、体操、网球等,在这些国家也提倡团队比赛,比如游泳的接力、各种项目的团体赛等。团队合作的精神不仅体现在学生的团结合作去获得比赛的胜利,也体现在大家共同应对困难和挫折,每个人都履行自己的责任。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注重团结的国家。“我们不仅要重视国家层面和社会层面的大团结,而且,小范围的,一个单位的、一个集体的小团结也很重要。”王宗平表示,“而体育为孩子们去感受、培养这种小范围的、身边的团结提供了最好的平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