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从桑特拉奇和霍顿看中国足球理念的发展
记得一位足球前辈曾经说过:“世界上‘出产’最好的足球教练的地方在阿根廷和意大利,其次是南斯拉夫和英格兰。应该是中国足球的幸运,世界上第二档次的好教练,当时同时出现在中国。霍顿和桑特拉奇,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人对于足球的观念。而对比他们执教思路的异同,也许对如今中国足球能有所启发。我们可以清晰的发现,当年桑特拉奇和霍顿所强调的足球哲学,对于现在的国家队依然适用。如今的国家队主教练李铁就曾经是霍顿手下的球员,对于恩师的教诲可谓是耳濡目染。如何将这两名主教练的智慧融入到现在的国家队,需要李铁反复斟酌。
霍顿和桑特拉奇的相似之处霍顿执教国奥队后,首先明确了国奥队的进攻思路是“快”。霍顿说过:“快速进攻的前提是什么?那就是把防线推到中场,在中场早断球。”许多人都对霍顿推崇“平行站位”存有疑议,其实“平行站位”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把阵型压扁,而在前场形成断球,然后进行快速反击。
桑特拉奇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球员必须利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尽快将球推向对方禁区,这才是现代足球。”但是后来就有人对霍顿提出质疑:当时的张玉宁状态不佳,是不是因为‘训练或者热身时的设计,与他在九强赛的实战遇到的情况不同’,而使张玉宁有些惊慌失措呢?但是,这种想法如今看起来还是有些可笑。
桑特拉奇对“快”的痴迷,甚至影响了他对于执教山东泰山队时对于邓乐军的使用。邓乐军的个人能力很强,但是他却并没有受到桑特拉奇的重用。而桑特拉奇对邓乐军的评价是:“邓乐军有他的价值,但他的踢法不太符合泰山队现在的风格和要求,我要求队员在场上要跑、要快,仅靠个人的能力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
“心理很重要”在球队战术上霍顿和桑特拉奇都要求快,而对于运动员的心理。霍顿和桑特拉奇也同样十分重视。只不过,他们给球员树立信心的方式和方法不同。
霍顿把运动员的心理作用提到了一个特别高的位置。霍顿认为:一名球员状态的好坏,不是指他的体能、技术和战术等方面,而是指他的心理状态。而一支球队在比赛中表现出的状态,则是上场球员心理状态的集体表现。霍顿在谈到如何树立运动员的自信心时,他谈到了两个:第一点我们都知道,那就是通过一场又一场比赛的胜利,树立自信心;而第二点却往往被我们忽视,霍顿认为,球员在赛场上能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你在训练中的设计,要和实战中球员遇到的情况相同或者相似,这样球员才能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泰山队客场与申花队比赛前,桑特拉奇知道泰山队由于从来没有在上海战胜过申花队,球员心里没信心,为了鼓舞队员的斗志,桑特拉奇说:“现在整个上海滩,都因为你们的到来而颤抖。”果然,上海滩颤抖了一次,50多个主场连续不败的纪录就这样被泰山队打破了。这种心态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球员们的发挥。
霍顿和桑尼的不同可以说,这两位教练都会被刻上各自历史和民族的烙印。英国是现代工业文明的发源地。谈到英国,人们最先想到的,就是轰轰运转的机器。
在笔者通过各种方式,试图理清霍顿战术思路的同时。对霍顿的战术思想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霍顿为中国队设计的是平行站位,但霍顿却要在外表的平行下,把中国队的战术,设计得在任何时候,都能像一部相互配合、运转良好的机器一样,而不是简单的一句“平行站位”就能说清楚的。
一支球队要有风格,其实就是要成为机器。德国人踢球,每个人都像刻板刻出来的。但服从命令的机器组成在一起,就成为了一个制造冠军的机器。霍顿给中国队所设计的,也是要把中国队培养成一个“机器”,一个面对任何球队,都能轰轰运转的机器。霍顿战术最大的特点是“不奢望侥幸”。我要战胜一个强手,不能凭借偶尔的一次超水平发挥,而是通过知己知彼,通过自己球队战术思想的正常运转,达到战胜对手的目的。而不是奢望通过“临阵磨枪”性质的宣誓,就能战胜对手。当时的国奥队的球员之所以对霍顿如此推崇,正是因为他们认为在霍顿的指导下,最起码他们知道了自己在场上什么时候该干什么。
从桑特拉奇身上,球员们能够感受他的激情。桑特拉奇在比赛之前,不允许自己的球员和对手在球员通道搭话,这让一向重视人情的中国球员们不太适应。霍顿也通过各种方式增强球员的斗志,但他用的是“中国第一,韩国第二,日本第三”的方式。如何才能真正激发球员的斗志,来自“大英帝国”的霍顿,显然不如来自塞尔维亚的桑特拉奇。
对足球技战术的“量化”对霍顿的战术思想进行量化,是件比较容易的事,就像霍顿的战术课,用一位足球专家的评价就是:“里面包含了大量鲜活,生动的数据。”
许多球员将霍顿视为一名数学家,比如霍顿认为:“一个球队从后场发动进攻。成功率只有七百分之一,从中场发动进攻的成功率则有二百分之一,而从前场断球后发动进攻的成功率,则达到三十五之一”。再比如,霍顿还认为:自七十年代以来,像世界杯和欧洲杯这样的大赛的统计数据表明,87%的进球是3次以下触球后攻入的,其中66%的进球是两次以下触球后完成的。中国国奥队的进攻思想就是通过快速进攻,即三传两递来完成进球的任务。但要想量化桑特拉奇的战术思想却比较困难,因为尽管桑特拉奇脑子里也有大量的数据,但桑特拉奇认为“这是他球队的小秘密”。最起码在与记者讲战术时,桑特拉奇很少披露他的这些“小秘密”。尽管球迷和记者不知道,但是在泰山队球员的脑子里,大量的数据却已经深深地印在他们的脑子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身特拉奇的“九块论”。
桑特拉奇把一块足球场,分成相等的九块场地,针对这九块场地,桑特拉奇动了不少脑子。
“九块论”的核心包括两点:第一,场上的每一名球员。在整场比赛中,应该主要在哪几块场地活动,偶尔应该去哪块称帝,并且每名球员在哪几块场地所待的时间的长短,桑特拉奇都有具体的要求。
第二,场上的每一名球员。比如一名边前卫,当他处于九块中的任何一块时,他的职责是什么,应该干什么,桑特拉奇都交代得清清楚楚。
对比两名主教练,并不是非要分出好坏,作为当时掌握世界最新足球技战术理论的霍顿和桑特拉奇,他们的执教思想在中国的发扬光大,队中国足球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但是现在,早已经没有这样的教练对于中国足球有如此的耐心。而霍顿和桑特拉奇的结局也表明,中国足球的复兴之路还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