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协最严新政恐成笑话!规避妙招:勾结海外俱乐部做账+阴阳合同
自中超联赛结束之后,有关足协新政的新闻就层出不穷。昨天(14日),纷纷扰扰了许久的传闻终于落地了。大部分的内容与此前媒体披露的一致。主要的内容其实就是三部分,一是俱乐部要减少投资规模;二是国内球员和外援的限薪;最后就是现有俱乐部必须要取中性名称。为了保证各项政策的顺利实施,足协针对违规和阳奉阴违的行为,将采取从扣分到降级的处罚。足协的这次新政也被外界称为史上最严厉的新政。
平心而论,这三大新政中,最容易完成的就是球队的中性名称。这个事情相信没有俱乐部会冒着不能注册的风险,违抗足协的指令。唯一的区别只是各队谁起的名字更有文化水准而已。对于足协来说,这一项也是最容易考核的。
我们再来看看俱乐部缩减投资这项政策,应该说对于大部分的中超、中甲、中乙俱乐部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实际上大部分的俱乐部本来就是被那几支不差钱的头部球队裹胁了而已,水涨船高之下他们不得已只能加大投入。不然就没法玩。经历了疫情的影响,如果还保持之前的投资规模,大部分的俱乐部是难以为继的。这项政策对于中小俱乐部而言,无疑是一种福音。
足协新政要求中超俱乐部的单赛季支出不得超过6亿元,诚如上面分析的一样,大部分俱乐部是乐于执行的。但对于极个别财大气粗,又希望争夺中超冠军,增强品牌宣传力度的球队来讲,他们是不愿意的。对于母公司体量巨大的几支中超俱乐部来说,一年10几个亿的支出真不算什么。因此,这些俱乐部也各有各的妙招,应对足协政策。
球队开支最大的支出一个是引进内外援,一个是球员的工资。新政实行之后,如果严格执行的话,是买不到像保利尼奥、特谢拉、奥斯卡这样的顶级球星的。但完全不用担心,这方面中超球队经验还是很丰富的。比如大连人俱乐部当年引进卡拉斯科,就是用王老板的马竞股份换球员的方式。新晋土豪深圳佳兆业引进当年葡超金靴索萨的时候,则是和布拉加俱乐部一起做账规避足协引援调节费。对外公布转会费正好是足协规定的上限,其余的转会费则通过两队进行友谊赛出场费等方式支付。至于内援的引进,这些年清一色的2000万人民币转会费,除了打脸足协之外,会有几个人相信。
新政中对于外援的薪资上限是300万欧元,内援是500万人民币。对于这一政策,如果想规避也是有办法的。对于外援就是采取工资+代言+其他商业活动收入等方式;国内球员更简单,直接阴阳合同。
很多球迷都天真的以为,在号称史上最严厉的足协新政下。国内足坛高薪低能、投资畸形的现状能有彻底改变。对此,我只能说你们还是太年轻。中国足球历史上,诸如此次新政的这样的政策不知道颁布过多少回。足协当时叫嚣着违规就“斩立决”,不比陈戌源主席这次的发言更有气势啊!结果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所谓的足协最严新政,极大可能沦为一个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