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耀东继续挂帅国奥,冲击巴黎定“成”败
为了备战明年4月的U23亚洲杯决赛暨巴黎奥运会预选赛,中国足协于国庆节前发布了新一期国奥集训名单,球队于本月7日至17日在北京香河国家足球训练基地进行为期10天的集训,类似这样的飞行集训会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国奥备战的常态。同样是在国庆前,主教练成耀东赴京对预赛阶段比赛进行总结,而随着这份新一期集训名单的公布,中国足协等于确认了原教练组的集体留任事宜。
围绕这支从组建至今就命运多舛的球队,下一步要如何提高?答案仍离不开那四个字:脚踏实地。
战术抉择 简洁打法符合球队定位
上月初,在大连进行的U23亚洲杯预选赛中,国奥以战平阿联酋、战胜印度,两战积4分的表现成功晋级决赛圈。尽管当时围绕国奥技战术打法不够“好看”的声音不少,但站在球队角度,结果肯定是首先追求的目标,而这同样也是中国足协方面的期望。回过头来看,在马尔代夫退赛的情况下,国奥在战略层面的选择被证明是比较正确的,就实力而言,阿联酋本就在国奥之上,而无论是阿联酋还是印度,两队中的球员都在联赛中获得了更多出场时间,单这一环是国奥无法比拟的。比赛匮乏导致的紧张也体现在了球场上,两场比赛中,国奥队员的非受迫性失误较多,尤其是在传球成功率一环上,国奥队在两场比赛中都没能达到一个理想状态。与印度队的最后时刻,更是出现几名国奥队员之间自己出现连环失误导致乌龙,虽然队中球员仅仅20岁出头,但对比同年龄段一些高水平球队,差距还是显而易见的。
在这种情况下,国奥更多时候采取的是一种更简洁的打法,减少中后场组织梳理的过程,同时将球尽可能快地运转至前场进攻三区,以此去冲击对手禁区。客观而言,这样的一种战术思路与目前中国足球在亚洲层面的定位比较相符,毕竟大多数情况下,中国各级国字号队伍所面对的队伍,实力都要更胜本方一筹。当然,对国奥来说,未来在面对一些实力相近或者实力要弱于本队的对手时能否踢出更理想的场面,是摆在国奥乃至中国足球面前的一项长远课题。
一组比较有意思的数据是,国奥与阿联酋和印度队的两场比赛中,对手的长传球次数反而都要比国奥更多。首场和阿联酋的比赛中,双方射门总数并不多,阿联酋要多2次,但在射正方面是国奥多出1次。至于对阵印度队的比赛,国奥的射门次数提升到了16次,射正次数为4次,打入2球。两场比赛在攻入进攻三区方面的次数也都是国奥高过对手。从这些数据也可以看出,小组赛中的国奥正在踢一种更符合当下自身实际情况的足球。
“临时抱佛脚”是“没办法的办法”
刚刚结束的杭州亚运会男足比赛中,中国男足亚运队最终在四分之一决赛中0比2不敌韩国。小组赛中的顺风顺水、首轮淘汰赛中的有惊无险,以及面对最后冠军韩国队时的失利,有人认为亚运队表现足够出色了。但也有声音指出,从最终结果和对手的排兵布阵来看,亚运队交出的成绩单只能说算是“正常”。不过对比中国国奥,这支亚运队体现出了更多的成熟,而这恰恰源于日常比赛的积累。
缺少比赛,是摆在中国国奥面前最大的难题,这也是为何一度传出有关方面在前两年有意安排国奥参加中甲联赛的原因,最终在各方斡旋之后,国奥踢了两年中乙联赛。冲击2024巴黎奥运的国奥,主要由2001和2002年龄段的队员组成。另有一些2003-2004年龄段的队员“跳级”入选,而事实上,无论是2001还是2002年龄段,都没能在各自适龄段的亚少和亚青赛当中完成出线,这也反映了球队在整个亚洲范围内的实力基础。
去年和今年,国奥前往克罗地亚进行了长时间的集训拉练。站在球队或者中国足协的角度,这其实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毕竟球队需要更多正式的比赛来锻炼,并且事实上,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还是有观众或者转播的情况下“公开亮相”,这有助于球队提升比赛中的抗压能力。对于比赛转播,各方其实是持开放意见的,但种种原因之下一直没能落地。结合与阿联酋和印度队的两场比赛来看,国奥队员们对于大赛带来的关注度和压力的确比较生疏,甚至与印度一战出现的那粒乌龙球多少也是源于在关键时刻的技术稳定性使然,而这种能力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完全建立起来的。也有人开玩笑说,这支球队的命运多舛,也体现在联赛政策的改变上。“今年开始联赛废除了U23政策,从年龄上看,如果这项规定今年仍旧执行,也许多少能给这批2001-2002年龄段的队员一些锻炼机会......”
国奥此次前往香河进行为期10天的集训,建立在有两场比赛可打的基础上,而如果这种条件能够成为常态,未来这样的飞行集训应该会成为球队备战明年U23亚洲杯决赛圈的常规选择。回顾这次U23亚洲杯预赛出线的过程,国奥面临的一大难点无异于在海外拉练后回到国内时。距离正式比赛开打有两个月左右的间隔期,恰恰是在这段间隔期内,不少球员都面临着无比赛可踢的局面,一方面是队中竞争激烈,自身实力尚无法达到竞争一个主力位置;另一方面,由于比赛经验本就较少,加之长时间被抽调,俱乐部要想有成绩追求,也不太可能放手让这批队员锻炼。
海外拉练的弊端已经被许多人提及,站在国奥乃至足协的角度,这既是一种“临时抱佛脚”的措施,同时又是“没办法的办法”。在国内青训体系尚不完善的当下,选材范围窄、竞争力弱是不争的事实,以中超为例,当时参加海外拉练的国奥队员回到俱乐部后,能够踢上比赛的人员不超过10%,这样一个刺眼的数字背后,也彰显了目前这批队员在国内顶级联赛中真实的生存空间。要知道,哪怕是中超联赛,其质量对比亚洲范围内其他一些国家的顶级联赛,恐怕也毫无优势。未来半年里,如何让球员们获得更多比赛机会,将是备战过程中的重点。
决赛圈志在“以弱搏强”
直到这次U23亚洲杯预选赛出线,这支命运多舛的中国国奥队才算有了一种喘口气的感觉。
2016年5月,这支当时还是U15年龄段的球队正式组建,山东鲁能俱乐部的该年龄段教练于远伟负责牵头,并且自然而然成为了球队首位主教练;2017年2月,当时担任2000年龄段国少队助理教练魏新接过教鞭出任教练组组长,从实际情况来看,他称得上是球队的第二位主帅。不过仅仅一个月之后,中国足协组织了奥运希望之星训练营,当时的想法是更多地考察队员和锻炼队伍,为2024年巴黎奥运会预选赛做准备,作为训练营的负责人,沈祥福再度出山。
时间来到2018年后,这支当时的国青队既没有安排集训,也没有任何比赛任务,经历了一段长达四个月的空窗期。直到年中在国内举办过一次四国赛才重新组织起集训,那段时间,教练组的负责人又变成了曲波。而在那次比赛之后,法国教练贡法龙成为了主教练,也是从那时开始,球队开启了一系列海外集训比赛,目的同样是为了尽可能给队员们创造比赛机会。但很快,一年之后贡法龙又宣布辞职,只能由本土教练张力临时救火......这也就意味着,直到2019年下半年成耀东接过教鞭之前,如今的这支中国国奥队曾经在不到四年时间里,历经了六位主帅,放眼世界足坛恐怕也比较少见。伴随着教练更迭,球队人员的“进出”自然也成了家常便饭。另有人开玩笑称,这支球队的命运多舛还体现在相关政策的变动上。
主帅的频繁调动,导致球队建队思路的不断变化,过去三年多时间里,现任主帅成耀东需要在本就不算宽泛的选材面中再进行筛选与捏合,而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球队更多时候唯有通过国内比赛锻炼,并且一年的比赛数量尚且无法保证。出现在U23亚洲杯预赛舞台上的这支中国国奥队,在球队磨合、抗压能力等多方面,都欠缺成熟,这也是下一步球队要想办法提升的地方。两场小组赛中,国奥队的传球成功率没能达到预期中的80%,并且在射门转化率上也有不小提升空间,对国奥而言,要想在未来面对更强对手时“以弱搏强”,那么提升冲击对手时的威胁、加强转换过程中的成功率,肯定是最关键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