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资讯

原来国安居然有绩效!!!???

作者:中超直播 发布时间:2023-02-08 16:59:57
  

一直以为,国安是没有绩效这么一说的。但昨天在节目中于洋说,因为自己的出场数没有达到绩效,所以没有机会再完成续约了。

「绩效」这个词,基本上在任何用人单位里都有,不过在足球圈里,还是第一次听到。

尤其是国安这个地方,大家一直都以为,这里压根儿就没绩效。

不然的话,为什么那么多办事不力的部门,表现不佳的球员,还都能干得好好的呢?

前不久,北京主场「ID:bjzhuchang」就想写一篇文章。题目就叫「中赫国安无绩效」,好在这篇文章还没有来得及写,于洋就出来澄清了,国安居然有绩效。

于洋所说的绩效,是他的出场次数。去年,于洋代表国安在联赛中出场10次,其中8次首发。算上足协杯的比赛,出场11次,首发9次。按照于洋的说法「绩效」没完成。

那么,于洋的绩效到底是多少?我们不妨推理一下。

昨天的节目里,基本上宣布了包括于洋在内的几名球员离队,除了于洋外,还有刘欢、金泰延、晋鹏翔和刘国博。

这里面,刘欢出场次数最多,出场20次,首发13次。金泰延出场3次,均为替补。晋鹏翔出场4次,首发3次。刘国博出场9次,首发3次。

他们都是今年年底合同到期的球员。

而除了他们之外,国安今年还有几名球员合同到期,比如刚刚加盟挪威球队的侯永永,还有已经启程归队等待接受考察的李可。另外就是已经完成续约的王刚和邹德海。

原来国安居然有绩效!!!???(1)

王刚去年出场27次,首发27次,是球队的绝对主力。而邹德海就比较玄妙了,他出场11次,首发11次。

像王刚这样的绝对主力,续约是顺理成章的,27次出场且均为首发,说明了他在球队中的重要性。那么,邹德海呢?

相比来说,邹德海的出场次数还不如刘欢,跟于洋也差不多,仅仅比于洋多出场了1次,多首发了2场。考虑到邹德海的门将位置,出场就首发的概率更大,可以说,邹德海的出场率其实跟于洋不相上下。

但是邹德海续约了,这说明他完成了「绩效」,而于洋没有续约,是因为他「绩效」没完成。

原来国安居然有绩效!!!???(2)

如果这么推论来看的话,国安的出场「绩效」的标准线就是10场首发。

于洋的首发次数,大部分都是在谢峰执教期间完成的,其连续6场首发。自从谢峰下课后,隋东亮执教期间,于洋从来就没有出场过1分钟。而顶替于洋的,就是柏杨。

而正是从隋东亮执教开始,邹德海开始完成自己的「绩效」。隋东亮执教了三场,加上斯坦利刚来的四场球,邹德海完成了7场绩效。此前谢峰执教时期,邹德海有过1次出场。至此共有8次首发。

结果面对上港因为「脸扑」而被侯森换下,缺席了之后同鲁能的比赛。同广州队的比赛后,侯森回到了首发位置,此时邹德海的联赛出场次数超过了双位数。

自从邹德海的出场次数上双后,侯森就坐稳了主力位置,即便联赛最后阶段侯森出现过几次滑倒和脱手的失误,邹德海也都没有再出场。

所以,邹德海的全年出场次数,最终就停留在了「绩效」标准线之上一点点的位置上。

而于洋在谢峰下课后一共只有两次首发,分别是同河北和长春的比赛。

从两个人的绩效走势来看。谢峰的下课是分水岭。在谢峰下课前,于洋很快地就完成了绩效的一半多的绩效。而谢峰下课后,邹德海也接着隋东亮上任以及斯坦利刚来的那段时间,完成了一半以上的绩效。

到后来,邹德海的绩效完成了,侯森就成了铁打的主力,邹德海再无机会。而最后几场球,于洋又回到首发阵容里来刷「绩效」,不过因为新冠疫情突然蔓延,最后两场比赛没踢,所以绩效不达标。

从这个情况来看,于洋确实是有点倒霉了。若不是最后两场国安弃权,他的出场次数就有可能达到双位数,跟邹德海持平,或许他就能够留在国安。

而且,影响于洋绩效的其实还不是梅米,而是柏杨。在谢峰下课后的几场比赛中,柏杨连续首发,哪怕是每场几个失误,他也能得到隋东亮的信任。直到后来斯坦利觉得不对劲,把梅米撤回来,柏杨才回到替补。

而更有意思的是邹德海,「刷绩效」达标后,就再也不出场了,然后便顺利续约。

如果前面的分析是真的,即国安对合同即将到期的球员的绩效要求是首发要超过10场的话。那么从于洋和邹德海身上不难看出的是,国安现在内部存在着「刷绩效」的情况。需要续约的球员,即便能力不那么行,也会有机会趁早完成绩效。而不那么想续约的球员,则就会放在后面去「刷绩效」,如果运气不好没刷成,那么不续约也就顺理成章了。

球迷们老说,国安的球现在越来越像「上班打卡」,反正从绩效这件事情来看,可不就是嘛。尤其是邹德海这种,绩效完成了,就回去「躺平」,哪怕侯森有失误,邹德海也不会再回来了,这种情况跟二十年前的国企老大爷有什么区别?球队里面没有良性竞争,完成绩效的总是会给没完成的留点机会,绩效不好完成的,关系好的教练会想办法帮你完成。

这不就是现在国安场上呈现出来的状态吗?

当然,以上也只是分析出的结论,并非是真实的。毕竟,一个29岁的当打之年门将和一个33岁的老将中卫若绩效一样,那确实有点太欺负老将了吧。相信,国安不会干这么不公平的事情。

其实分析的对不对不重要,关键的问题是,国安到底有没有绩效。于洋说是有的。那么这个绩效显然是最近两年才开始做出来的,因为当年续约晋鹏翔的时候,也没见有绩效这么一说,不然晋鹏翔的绩效是如何完成的?

原来国安居然有绩效!!!???(3)

还有,球员有出场时间作为绩效考核,不知道国安其他部门有没有绩效考核。比如签了那么多不成功的引援的技术部,有绩效吗?再比如,连续有内外援陷入重伤危机的医疗部,有绩效吗?三个守门员水平全部下滑的守门员教练,有绩效吗?联赛规则都搞不懂的领队,有绩效吗?

如果对他们也有绩效,那绩效考核是怎么定的?他们又是怎么完成的?难道也是互相帮衬着「刷」出来的?

如果对他们没有绩效,而只对球员有绩效,这管理方式,是不是有点,太缺德了?

很多人肯定会问最后一个问题:李明有绩效吗?

李明的绩效,只要一个人知道。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