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招!网友建议王艺迪去宝岛战奥运 冯天薇田志希之后无国手出国
北京时间3月16日,《乒乓世界》发布正式消息,国乒总教练李隼宣布王艺迪落选巴黎奥运会。不过随后的WTT新加坡大满贯赛女单半决赛,王艺迪4-0胜陈幸同晋级决赛。与2006年上半年国乒公布奥运名单,刘诗雯落选单打后类似的是。不少网友建议王艺迪到别的协会去,甚至有人建议王艺迪去中国台北队,与林昀儒搭档混双,说不定至少能拿两块奥运会混双金牌。
笔者首先想说的是,有此类想法的网友和球迷朋友,大都基于朴素的惜才、爱才,渴望自己喜欢的球员有更好的发展的想法提出这些建议的。而实际上,现在建议王艺迪去中国台北队,无异于1949年劝别人加入国军。
国乒是体制的宠儿
盛世华夏的当今,乒乓球职业球员有多爽?不要说获得过世界冠军的国手,或者普通的国家队一队主力。即便是省队主力在目前也几乎很少有想出国的,因为专业乒乓球球员是体制的宠儿,退役后他们大都能得到很不错的安置。
查一查现在这些国手的家庭背景,你会发现很多球员家庭背景很不错。家里是富翁的球员不少,有权有势的可能很多人的背景外界并不能轻易知晓,乒二代甚至乒三代层出不穷。我们知道名字的,是那些奥运冠军、世界冠军,而对很多打专业乒乓球的人来说,打球不是改变命运,而是命运火箭的再点火再加持。
就举个最近的例子,昨天新加坡赛半决赛输给王艺迪的东北老乡陈幸同,去年年底辽宁省体育局就发布公示确定陈幸同退役后肯定是辽宁体育局的教练。乒乓球是国球,更是体制的宠儿,退役下来的国手、省手甚至市手,要么进稳定的体制,要么很多好的行业好的单位(国字号为主)抢着要。乒乓球这个行业那些前辈拥有的人脉资源,是外界不可想象的。有稳定的工作、高枕无忧的退路,谁还愿意插洋队出国去吃苦?
简而言之,网友们眼里,打不上奥运会就等于零。其实很多人不知道,乒乓球这个油钵钵究竟有多香。邓亚萍劝儿子练乒乓球,他儿子2022年就拿到北京市青少年级别的双打和团体两项冠军。老母亲给儿子铺的路,有这样的成绩已经远超很多人了,拿这些成绩去当敲门砖找好工作容易得很。纯正的草根,要想在当今这个时代进国家队,甚至打到奥运冠军的程度,可以说很难很难。
倪夏莲何智丽之路早被堵死
2008年2月底,国际乒联通过限制“海外兵团”的提案。提案规定21周岁以上更改国籍的运动员,将不能参加世界大赛;15-18岁需在新协会注册满3年,18-21周岁需注册满5年,方可获得参加世界杯、世锦赛的资格。也就是说,实际上不论是2016年的刘诗雯,还是如今的王艺迪,亦或是今后的哪名广大网友认为落魄的国手,只要上了21岁就无法代表别的国家参加奥运会等世界大赛了。
限制“海外兵团”是谁提出的呢?这个很值得玩味,不太清楚内情也难以妄加猜测。至少客观上一个事实是,从冯天薇(2007年入新加坡籍)、田志希(2011年入韩国籍)之后,就再也没有国字号球员加入外籍征战世界赛场了。
当然也有朋友说,出国不打国际比赛,就打联赛,自己开球馆教当地人打乒乓球,不行吗。不是每个人都是张凌、张本宇,不是每个人生个儿子都是张本智和那样的天才。而且更大的问题是,时过境迁,现在出国打球如果只是打国内联赛,挣的那点钱真不如国内挣得多。80年代、90年代,我们普通人的工资很低,欧洲那些可以打乒乓球联赛的国家,瑞典、德国、法国等,随便挣点钱月收入都是国内月收入的数十倍。
即便是20、30年前,出国打球的路也并非外界想象的那么平坦。我们只看到何志文、倪夏莲、小山智丽、伟关晴光等出去闯出一遍天地的名将,却忽视了更多的远涉重洋为生存奋斗的芸芸众生。如果选择去中国台湾,那更是需要大智慧大心脏,不是每个人都是余则成都适合在宝岛“潜伏”。当年陈静如果在亚特兰大的那场决赛里要是赢了邓亚萍,可能陈静以及当时她的教练兼男友肖战就回国发展的路了。况且这次王艺迪落选,她自己还是比较服气的,大把的机会给了她,她自己没能把握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