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岁,仍可以是“当打之年”!不是只有世界冠军,才是成功的!
去年曾写过一篇关于乒乓球的推送,讲述的是58岁的倪夏莲。
今年59岁的倪夏莲,在中国的网络上更火了。她代表卢森堡队先后战胜韩国队女乒的田志希和李时温,率领卢森堡女队3:1逆转战胜亚洲劲旅,爆出一大冷门。
最终,倪夏莲带领卢森堡取得小组第二的成绩挺进16强,创造队史最好成绩。
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如果皱纹一定要写在脸上,就不要让它刻在心头。
不是只有世界冠军,才是成功的。
每次看夏阿姨比赛,都特别感染人,脸上挂满了笑容,写满了温暖,真诚,快乐。
这是乒乓球,是体育运动带给我们每一个人的意义。
我特别喜欢她在赛后的这段表达:
“我是觉得输了是应该的,输了算,赢了赚,所以我今天赚大了。我们今天赢了,不一定后面赢。所以,我们还是要争取把后面的每一场打好,这是我们最基本的要求,不要想太多了,就是享受每一场,每一分。”
里面的养分,足可以让我们汲取太久...
很重要的一点是,教会我们如何正确面对输赢。
今天赢了,后面不一定赢,说明体育世界里没有常胜将军,没有人能一直站在顶峰;
努力争取把每一场球打好,这是运动员的基本要求和素养。不管你是什么岁数,当站在比赛场上的那一刻,都是平等的,热爱是平等的,规则是平等的;
享受每一场,每一分,这是一种境界。
她的表达,真正诠释了体育的光荣远不止于输赢本身。我们对于体育精神的理解,更应该是享受体育,享受每一个运动员的成败输赢,奥运精神让我们做得更好。
这些表达,并不是说第一不重要、金牌不重要。竞技体育,赢很重要,我们都渴望成为最终的赢家,也希望中国健儿成为第一。
但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我们不希望“唯金牌论”,并不是说我们反对金牌。
很核心的一点是,运动员怎么面对输赢,观众怎么面对输赢。
回望历史,上世纪80年代有一部以排球为题材的电影,女主角获得第二名,在归途中将银牌丢入大海。
她说:“人没有目标就无法生活下去!我要的是金牌,不是银牌。”
88年的汉城奥运会,已经25岁的李宁状态下滑,在吊环项目上出现失误。
有人给李宁寄去刀片,还有人给体操王子寄去一根系好的绳扣...抵达首都国际机场时,他孤身一人凄凉的走过通道,机场工作人员在身后阴阳怪气:
“哪儿不好摔,跑国外摔去了。”
这是30多年前,国人对于胜负的态度。这充分说明了一点,我们的内心还不够强大,如果内心足够强大,就不会把输赢当成唯一的价值。
如今,我们早已告别了那个唯金牌至上的时代。我们开始学会理解刘翔,学会认识到人的有限性。
这是进步。
不唯金牌论英雄,并非不看重金牌,而是要以更平和的心态去看待比赛。在极有希望的项目与金牌擦肩而过,当然是十分遗憾。
但是,怎么看待运动员输?这是中国体育的一大课题。我们还是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人喜欢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指责运动员。
苏炳添会被指责,李梦会被指责...
所以更希望我们更加懂得尊重运动员们的付出与努力,而不是仅仅把他们看作为国争光的“工具”。
希望我们越来越能意识到,人文关怀与体育精神同等重要,赛场上每个运动员的形象都是丰富且立体的。
就拿刚刚在世界大赛中获得好成绩的中国女篮来说,她们值得、并且会得到很多的鲜花与掌声。
但是,更希望看到的是,更多人能在平时就更多关注这个群体。或者说,在她们经历失败的时候,多一些鼓励。
2024年的巴黎奥运会,她们不一定会获得这么好的成绩,因为竞技体育是未知的。
到时候,国人能不能依然像如今这般,给她们掌声?
还是说,像以前那样骂声一片...
我知道,在我们的环境里运动员很难做到像倪夏莲那样,单纯地在享受着这项运动。
但是,至少我们应该认识到,无论是体育竞技,还是我们的人生竞技场,都不可能赢下每一场比赛。
体育,也不是只有冠军才是牛逼的,输了就一无是处。
尊重体育,不只是尊重夺冠带来的荣誉感。
同样的,在这一点上,我们还是做得不够好。国人总是对为国出战、并且拼尽全力的运动员要求得太多,而对自己要求得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