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篮球回眸之三:他是第一个站在奥运篮球决赛场上的中国人
中国篮球回眸之三:他是第一个站在奥运篮球决赛场上的中国人
文/姜诗华
1936年8月15日的上海街头,在报童们响亮的叫喊声中传递出这样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号外!号外!舒鸿为国争光”。报纸上的大标题格外显眼,“美加篮球决赛,我国舒鸿担任裁判。”舒鸿因此也成为了第一位站在奥运会篮球决赛场上的中国人,那一年,舒鸿41岁。
舒鸿祖籍宁波,出生于上海,年幼聪慧好学。中学毕业后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1919年赴美国勤工俭学,在美国春田学院攻读体育专业。师从于世界篮球鼻祖奈史密斯。1925年,舒鸿回到中国上海。为培养中国裁判,他参与创建了中国第一个裁判员组织——“中华运动裁判会”,曾一度担任会长。1928年在上海举行的篮球比赛中,按照惯例由外国人担任裁判,结果舒鸿提议应该由中国人出任裁判。有人提议,申请执法比赛的中外裁判统一参加考试。结果中国参加考试的最低分,都超过了外籍裁判的最高分,而舒鸿等四人也因此被“美国裁判会”接收为正式会员,成为国际组织认可的国际级裁判。
1936年第11届奥运会,篮球第一次被列为正式比赛的项目,最终美国和加拿大闯入决赛。但是决赛由谁来执法?成为了当时主办者非常头疼的问题。美国裁判虽然享有盛誉,但是因为有美国参加,所以加拿大队根本不同意。请欧洲裁判执法吧,当时欧洲刚刚开展篮球运动不久,主办方非常担心欧洲裁判的水平。当时主办方注意到舒鸿的名字,因为此前他执法过几场比赛,表现还不错。但是当主办方提出让中国裁判执法的时候,两国队员们却私下嘲讽。
不得已,篮球项目创始人奈·史密斯博士应邀来到柏林。国际篮联官员索性把“难题”交给了史密斯博士。奈史密斯一锤定音,这样奥运会首次篮球决赛的执法任务就交给了中国裁判舒鸿。
1936年8月14日上午,奥运会历史上第一场篮球决赛开始。当时并不是像现在这样场馆舒适华丽,而是在露天球场举行,观众为3000人左右。比赛当天赶上大雨,现场泥泞不堪。但即使如此,依旧有3000名球迷现场观看了比赛。当时上海的《申报》、《新闻报》,天津的《大公报》等对这场比赛做了详细报道,对舒鸿的表现也给予了关注。这才有了文章一开始报童叫卖的一幕。
解放后舒鸿一直从事体育事业,曾担任过浙江体委副主任,1964年7月患癌去世。